| 本帖最後由 BASAKA 於 2014-8-16 23:31 編輯 
 2. 為改善彎中的車尾循跡性,加裝了尾 anti roll bar。 唯因TA01 EVO的multi link 另原廠的TA01 anti roll bar 唔啱裝, 而原廠的亦揾唔到。
 所以, 物識了Yeah racing 的TA05 金屬C座, 它是一件非常適合各新舊款TA系列之流用部品。
 Anti-roll bar 本体用上了TA05的option parts, 但捨棄了使用加裝防滾桿碼的方法, 而選擇了把它藏在新開的波箱殼坑之內,用尾油壓架夾住
 
 
 
 
 
 
 3. 今年改用了矮 servo, 位置鬆動了不少, 也可以用回 Servo柱, 方便維修
 
 4. 二樓板尾部的塑膠橋接部份容易因激烈行走而爆裂,今年改用了M05用的鋁合金轉向部件取代,加上鋁合金介子,位置啱啱好。
 
 
 
 
 
 5. 原裝的前波箱尾部支撐柱改用鋁合金部品,增加強度。用料為TB evolution 用的轉向柱
 
 
 
 
 6. Cross 棉泵把的膠托已經完全爆裂,所以用一些CFRP碎料製作了可調整的棉泵把托,可以頂住較長的車殼,防止車頭下垂"講嘢"
 
 
 
 
 其他前改裝項目眾多未能一一盡錄 (詳見下表) 多謝收看!
 
 (輕量化項目)
 全車鈦合金和鋁合金鏍絲
 全車鈦合金和鋁合金軚尺
 全車鋁合金和尚頭
 全車鈦合金搖臂芯 (SQUARE + YOKOMO 改)
 用TECH啤呤套將全車12X5啤呤改至9X5 (波箱長齒輪啤呤除外)
 鋁合金上單向啤呤軸心(訂造)
 CFRP底板-TAMIYA TA01改(切削加工, 輕量化+電池位置前移+降低尾波箱)
 前CFRP油壓板 (TAMIYA TA01)
 前後ABS膠波箱切削
 
 (傳動系統輕量化項目)
 四輪鋁合金傳動軸 (TAMIYA)
 四輪鈦合金萬向 (TAMIYA)
 四輪鋁六角 (TAMIYA)
 四輪鈦合金骰仔 (TECH)
 石墨直濕 (CROSS)
 尾部輕珠义 (TAMIYA TA01)
 尾珠义陶瓷珠 (TECH)
 
 (前輪車闊加至190mm及增加準繩)
 FF01前鋁A臂 (GPM)
 M05鋁合金C座+鋁合金轉向杯
 鋁合金避震機 (TAMIYA)
 TB Evolution 金屬轉向 (前波箱殼切削, 底板改孔及切削)
 Servo saver (TAMIYA)
 金屬 servo 臂 (3 Racing)
 
 (荷重尾輪轉向MULTI LINK及尾軸後移2.5MM增加穩定性)
 尾金屬C座 (Yeah Racing TA05)
 尾TRF415鋁合金轉向杯 (TOPCAD)
 尾鋁合金油壓板 (Yeah Racing TA01)
 尾鋁合金A臂(Yeah Racing TA01)
 尾特細鋁合金避震機-改(KOSE)
 
 (尾波箱結構改造)
 自由轉換大減速齒輪 (金屬中央差速改, 牌子唔記得)
 尾波箱頂蓋加上螺絲, 微調大減速齒軸與波箱頂蓋的虛位, 改善64PITCH齒輪因虛位過大而掃牙的問題
 尾波箱內壁及idle gear軸膠杯切削, 迎合較厚的3 racing減速齒
 尾波箱外部切削以便安裝摩打散熱及風扇, 觀察及調整摩打位置和齒輪虛位。
 尾鋁摩打座切削, 達致大減速齒及摩打齒比例自由配搭
 尾anti-roll bar (TAMIYA TA05), 尾波箱殼開坑
 
 (尾波箱高度下降2mm)
 去除尾波箱與FRP底板間的墊片
 切短尾部2樓板柱
 FRP底板切削以配合下降了的尾波箱位置
 尾波箱底部切削減輕凸出部份與地面碰撞的破壞力
 
 (其他改造項目)
 海棉泵把 (Cross TA01)
 前軸單向啤呤 (TAMIYA TA01)
 自掣尾波箱碳纖尾蓋(消除珠义啤呤震動)
 摩打散熱及風扇 (3 Racing)
 底板電池間隔拆除
 進一步降低車高,前後懸掛行程限制至5mm
 鋁合金 Servo 碼 (3 Racing)
 二樓板後部鋁合金橋接(TAMIYA M05 轉向部件 OP.1193)
 鋁合金前波箱尾部支撐柱 (TB EVO 轉向柱)
 可調整之CFRP前棉泵把托 (自製)
 
 全備重量少於 1,400 grams
 
 |